發表文章

小孩不吃飯、偏食挑食怎麼辦?

圖片
提供衛福部每日飲食建議攝取量: 擔心孩子成長發展?可諮詢醫師了解問題是否出在小孩偏挑食 許多家長或長輩會以小孩看起來胖或瘦、吃的食物多寡,推測小孩子的成長發展是否理想。楊晨醫師指出,  若對孩子的成長發展有疑慮,可諮詢醫師 ,讓醫師依孩子的年齡、身高、體重、父母身高等條件,對照生長曲線進行綜合評估,就能知道孩子長得好不好。如有需要,  醫師也會進一步分析問題是否出在飲食習慣,例如偏食、挑食、食慾不佳等。 偏食:孩子明顯不吃某一大類食物 ,例如孩子只吃肉、不吃飯或不吃菜。 挑食:孩子吃飯時總是不吃特定的食物 ,例如孩子可能會吃大部分的蔬菜,卻無法接受胡蘿蔔、青椒,就是挑食;或是孩子吃飯時只肯吃特定的食物,例如孩子可能吃得下一大碗牛肉麵,但換成飯菜肉分開的營養午餐就吃不下,這也是挑食的表現。 食慾不佳:跟偏食、挑食不同,孩子無論哪種食物都不愛吃 ,所以吃飯時只能吃很少的份量;或是不論是孩子愛吃或不愛吃的食物,都只吃得下非常少量的食物,吃飯時經常一下子就吃飽了。 孩子為什麼不吃飯?4原因可能讓孩子偏食、挑食、沒食慾而影響成長 孩子偏食、挑食或食慾不振的原因有很多,再加上氣候炎熱、時序進入暑假,也可能間接造成孩子的飲食狀況變化。常見的小孩挑食、偏食原因,主要有以下四點: 作息不規律 :晚睡晚起會連帶影響三餐, 晚上9點到凌晨3點是生長的黃金時間 ,這時孩子進入深睡眠,能幫助成長並提高對營養的需求。 運動量少 :孩子每天需要30分鐘左右的運動, 運動消耗熱量能幫助提升食慾、帶動養分循環 ,運動時曬太陽、補充水分也對成長有正面幫助。 吃太多零食 :高糖分的餅乾糖果在家中隨手可得,可能讓孩子在正餐時吃不下, 建議點心要定時定量,並準備蛋、堅果等營養較豐富的點心 。 太常外食 :外食容易傾向選擇孩子愛吃的食物,或是以便當、乾麵等食物作為孩子的一餐, 缺乏蛋白質、蔬菜,就會自然而然導致孩子偏食 。 對於關心孩子成長的家長來說,  小孩偏食、挑食、食慾不佳都需要被重視 ,楊晨醫師提到,  睡眠、營養、運動對孩子的成長是缺一不可,特別是營養 。孩子要經由飲食均衡補充3大營養素(蛋白質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)、維生素、礦物質等。 蛋白質是人體細胞、組織、器官的主要構成物質,為肌肉合成的來源之一,  有助於組織修復,和啟動全方位守護也有密切相關 。...

好文分享-面對人際衝突要如何引導孩子

圖片
  引自以下連結: 當孩子與人起衝突時,聰明爸媽6步驟引導 | 天才領袖 (leaderkid.com.tw) 孩子們玩在一起,難免會有衝突發生,有些時候衝突一下就化解,但偏偏有時衝突會越演越烈,一發不可收拾,吵架動手都來。不少的網路文章都會提醒父母,要讓孩子學習自己處理衝突、溝通協商,別輕易介入,但有多少孩子能無師自通呢?有些大人自己都不善於處理衝突了,更何況孩子。因此大人適時的引導孩子衝突處理技巧是必要的,這也是孩子EQ教育相當重要的一環。 當孩子起衝突時,爸媽可用6步驟引導 Step 1.保持中立,第一時間絕對不判斷對錯 就算大人在旁觀看得很清楚,也別第一時間作出仲裁,因為所謂衝突,就是各自有各自的立場與理由,要解決衝突或減少衝突,就是要學習站在別人的立場思考,一旦作出仲裁,接下來就只會有情緒,判錯的一方會感到被誤解,怨念越深,更容易與人起衝突。 Step 2.保持冷靜,協助孩子冷靜下來 情緒激動時,絕對無法客觀思考,也無法將自己的想法與意見表達清楚讓對方知曉,所以大人要用溫柔堅定的語氣,告訴孩子「我需要知道發生了什麼事,你們要冷靜下來好好地跟我說,我才能處理」。 Step 3.釐清問題,讓孩子立場能被聽見 可以在孩子都在的情況下請孩子分別敘述過程,讓自己的立場被對方聽見,但如果孩子實在無法冷靜聽對方說,那麼會建議分開單獨說會比較好。善用6個W的問句(when, where, who, what, why, how),誰?什麼時候?在哪裡?為了什麼原因?做了什麼事?怎麼做的?大人要徹底瞭解經過,了解各自的立場。 Step 4.一起溝通,鼓勵道歉並坦承缺失 透過大人的敘述,讓孩子雙方都能知道對方的立場,學習理解對方的想法,但不對的行為終究是不對,鼓勵孩子思考自己有哪些做不太好的行為,並為自己不對的行為道歉,不判斷誰是誰非,只針對行為本身對與不對。 Step 5.共同討論,提出解決衝突的方法 既然都能接受先前的行為沒那麼恰當,那麼就大家一起想想,如果當時是怎麼說或怎麼做,那樣結果會不會比較好呢? Step 6.預防絕對勝於處理 每次事件之後,都要引導孩子想想,萬一下一次又遇到有類似的狀況,自己可以怎麼做,才能避免衝突發生,建議方法不要只有一個,而且方法應該要包括如何讓孩子自我冷靜,因為衝突往往是發生在孩子有情緒的時候。

好文分享-教孩子說話的藝術

引自下方連結:  https://futureparenting.cwgv.com.tw/family/weekly/index/56/1 1  教孩子同理、體會對方的感受 陳儀安指出, 孩子是否毒舌或說話白目,與後設認知的發展很有關。所謂的後設認知是,「能夠想像當我說出這句話或是做了這件事,別人會有什麼樣的感受。」 陳儀安表示,因為孩子的思考速度沒有那麼快,對他來說,他只是說出自己的感覺或想法,至於對方因此會有什麼樣的感受,他也想不到。 最好的方法是,爸媽平常要讓孩子明白別人會有什麼感受,例如:孩子說「你煮的菜很難吃」,告訴他「媽媽心裡很受傷、很難過,會不想再辛苦煮飯了。」或是反問孩子:「你希望別人說你做的東西很醜嗎?」 陳儀安提醒,要注意的是,若孩子以為可以隨意、直白地表達對別人的評價,不明白這會帶給別人什麼感受時,在班上或團體中有可能會漸漸形成言語霸凌,「那個人那麼胖(或長得醜),我們不要跟他玩。」   2  教孩子更細膩的表達自己的感受 當孩子說出的話涉及對別人的評價,大人必須好好引導,讓孩子學會不只是籠統的評價,而是更細膩地描述出自己的感受。 孩子有時表達很直接,是因為他們不懂得更好、更細緻的表達方式,因此,爸媽可以幫助孩子釐清、歸納自己的感受,問問他為什麼這樣說,「為什麼你覺得這道菜很難吃?你不喜歡這道菜的味道嗎?是因為裡面有你不吃的東西?」當孩子可以更細膩地思考自己的感受,例如:這道菜很鹹,媽媽聽了就不會那麼受傷了。 而且, 孩子若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感受,也會比較有自信。 陳儀安說:「孩子小的時候,若你給他比較多的關注,看著他分享事情、跟你說有什麼好玩的,他會覺得自己所做的每件事都被看到、自己有能力做好每件事,自信從小建立。」   3  事先幫孩子過濾哪些話不要說 陳儀安建議,孩子還小時,還無法分辨什麼話該說、什麼話不該說時,可以教孩子,想要說話時就先拉拉你、在你耳邊小小聲的說,讓爸媽先過濾。若是好聽的話,就讓孩子直接跟阿姨或叔叔說;若是不好聽的,就說「好,我知道了。」而且,「幾乎所有孩子都喜歡和大人講悄悄話的感覺。」 另外,也可以教孩子說一些「中性的」替代詞彙,例如:很特別、有個性、很酷。隨著孩子年紀漸長,自然也慢慢學會斟酌、怎麼說話才不傷人。   其實,父母是孩子的「說話」老師 基...

好文分享-父母大哉問!聽老師們說孩子在學校狀況都很好,但回家後有情緒不穩、鬧脾氣的現象產生?

圖片
  為什麼小孩回到家後 , 容易因為一點小事就抱怨、哭鬧、亂丟東西,甚至開始尖叫、崩潰大哭半小時不等! 但是詢問老師,孩子在學校表現良好,也熱心助人、守秩序。 其實這可能是「 After-School Restraint Collapse 」也稱 放學後自制力崩潰 。 1. 放學後自制力崩潰現象 - 這是指孩子在上學後回到家中時,常常表現出情緒不穩定,包括哭鬧、尖叫、崩潰等行為。 - 這種行為是因為孩子在學校花費了大量的自制力,回到家後情緒一放鬆,壓力和情緒浮現。 2.「放學後自制力崩潰」是什麼? - 這個現象由英國學者Andrea Loewen Nair提出,她觀察到孩子為了適應學校環境,需要耗費許多意志力來控制自己。 - 孩子在學校為了符合老師的需求而忍受了一整天的壓力,回到家後有種情緒釋放的感覺,導致情緒波動。 3. 影響因素 - 這種現象主要發生在12歲以下的孩子,尤其是對於「敏感和熱情的孩子,以及在學習和社交技能方面遇到困難的孩子」更容易受到影響。 4. 類比成人情況 - 這種現象類似於成人上班後回家壓力釋放的情況,有時會對親人表現出不耐煩。 5. 理解與應對 - 家長應試著理解孩子的處境,給予他們情緒支持,並讓他們有安全的空間表達情感。 - 與孩子建立積極的互動,提供放鬆的機會,並鼓勵他們分享自己的感受。 這種現象並不罕見,家長應試著理解孩子,並提供支持和安撫,以幫助他們更好地處理壓力和情緒。 這是一些可以幫助孩子處理「放學後自制力崩潰」現象的方法,以紓解他們的壓力並加強家長和孩子之間的連結: 擁抱我(Hug me) :當孩子回家時,以微笑和擁抱來迎接他們,讓他們感受到你的關愛和支持。不要立刻詢問他們的家庭作業或學校事情,而是先關注他們的情緒和需要。 餵食我(Feed me) :食物可以是一個有效的壓力釋放方式。在孩子放學後,可以為他們準備一些他們喜愛的點心或零食,讓他們補充身體和心理的能量。 接納我(Love me) :當孩子表現出生氣或煩躁情緒時,家長應盡可能保持冷靜,不要被激怒。要理解孩子並避免對他們施加額外的壓力。如果需要,可以暫時離開現場,等待孩子情緒穩定後再回來處理。重要的是,讓孩子知道你願意陪伴和等待,不論他們情緒如何。 協助我(Help me) :在一個緊張的一天後,孩子需...

好文分享-親子如何共讀

圖片
什麼是親子共讀?0~5歲的共讀技巧、好處、書單一次掌握 除了可以利用每周的親子共讀,也可以帶著孩子一起閱讀家中的書籍,或者帶著孩子一起去圖書館借一本喜歡的書閱讀~  除此之外,也可以利用Youtube來聽故事喔! 推薦: 佳佳故事屋 、 親子閱讀 我們提供了一些親子共讀的技巧: 選擇合適的書籍 :挑選適合孩子年齡和興趣的書籍。這能激發孩子對閱讀的興趣。如果孩子參與選擇書籍的過程,他們可能更有參與感。 建立閱讀習慣 :每天保留一段時間進行親子共讀,建立一個穩定的閱讀習慣。這有助於孩子預期和期待這個特別的時刻。 創造閱讀環境 :確保閱讀的環境安靜、舒適,遠離干擾,以便孩子專注於故事。 互動提問 :在閱讀過程中,提問孩子關於故事的問題。這鼓勵他們參與討論,思考故事中的情節和角色。 表現故事 :嘗試為故事中的角色配音,或者以不同的聲音和情感朗讀文字。這激發孩子的想像力,使故事更生動。 鼓勵自主閱讀 :除了共讀時間,鼓勵孩子自己閱讀。提供有趣的書籍,並給予他們獎勵和讚美,以激勵他們自己閱讀。 建立閱讀目標 :設定一些閱讀目標,例如每周閱讀一本書,或者探索不同的文學類型。這有助於培養孩子對閱讀的主動性。 圖書館之旅 :不定期帶孩子參觀圖書館,讓他們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書籍,並了解圖書館的資源。 示範閱讀 :成為孩子的閱讀榜樣。當他們看到您對閱讀感興趣,他們更有可能效仿。 慶祝閱讀成就 :每當孩子完成一本書或達到閱讀目標時,一起慶祝他們的成就,這會激勵他們繼續閱讀。 親子共讀是建立家庭聯繫和促進孩子語言和認知發展的重要方式。這些技巧可以幫助您和孩子建立一個健康的閱讀習慣,同時創造美好的回憶。